新手父母最怕就是遇到初生嬰兒半夜哭鬧不停的腸絞痛,所以才會有個古老咒語貼在家門口,「天皇皇地皇皇,我家有個夜啼郎,出外君子唸一遍,保證睡到大天光」。希望路過的行人幫忙助念保祐家中幼兒晚上遠離哭鬧。

出生約二星期到三、四個月大的嬰兒,十個中有一到二個會經常在傍晚到凌晨間不停地,劇烈地哭鬧,有的新生兒會在不固定的時間哭鬧,寶寶的臉色經常是蒼白冒汗或漲紅。 腹部會腫脹或突出,腿部會有彎曲和伸直交替,腳掌會冰冷,雙手緊握。 同時可以發生在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時間,通常是在下午晚些時候或⋯⋯傍晚開始,普遍認為,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是腹絞痛,他們的孩子會有更大的風險。 嬰兒腹絞痛通常在約2〜3週齡開始發生,在2個月達到高峰,3個月開始消退,過了3個半至4個月的年齡才會漸漸恢復正常。雖然有四分之一的寶寶有腸絞痛,國外也做了許多研究,但原因還是不明。

兒科醫生經常使用的“三個準則”來診斷腸絞痛:嬰兒哭每天3個小時或更長時間,每週至少三次,且時間長達三週,這是1954年 紐海文市的兒科醫生Dr. Morris Wessel,所定義的。 醫師檢查嬰兒健康正常,也吃得飽,但有陣發性煩躁不安,最常在開始餵食後大驚小怪,哭的聲音非常響亮,會持續哭泣,無論怎樣安撫、換尿布、餵奶卻經常不得要領。

娟娟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